歡度佳節,個人防護這根弦不能鬆!
牛年腳步越來越近,節日氛圍越來越濃。個人根弦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防護如何科學、歡度佳節安全、個人根弦有序、防護歡樂地過春節?歡度佳節 過節期間,健康防護一定要做好。個人根弦 自身防護要記牢 規範佩戴口罩、加強手部衛生和保持社交距離是歡度佳節目前個人預防疾病傳播的有效手段。 科學佩戴口罩需要將口罩折疊麵完全展開,個人根弦將口、防護鼻、歡度佳節下頜完全包住,個人根弦收緊口罩的防護鬆緊帶,壓緊鼻兩側的鋁片,以減少四周的氣流泄漏。 正確洗手是保持手衛生的關鍵,可以參照醫療機構推行的“七步洗手法”來進一步規範手衛生。 基本要領是:流動水洗手,用洗手液或肥皂液揉搓雙手的每個部位,尤其是指縫之間和皮膚皺褶。每次洗手過程最好在20秒左右。洗手之後最好用暖風吹幹或者紙巾擦拭,或用幹淨的毛巾擦幹。 個人防護貴在“慎獨”,強調自覺性。 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應時刻繃緊“防疫在我、注重細節”這根弦,避免心態疲勞和動作疲勞。因為很多疫情失控的教訓都是源於一瞬間的僥幸心理。 節日聚餐有規矩 春節期間,與親友聚餐是增進感情的溫馨時刻,但需要講究規矩。 提倡家庭私人聚會聚餐等控製在10人以下,做好個人防護,有流感等症狀盡量不參加,做好手衛生;使用公筷公勺,減少接觸傳播的機會;用餐過程中應盡量保持安全距離,注意咳嗽禮儀。 娛樂活動要講究 單位在安排活動時應科學控製規模,製定防疫措施,原則上不建議開展大型的文藝演出和匯演。倡導借助網絡和閉路電視開展直播或線上交流互動。 組織人數較多的文體活動時,必須佩戴口罩,並安排人員指導參與者戴好口罩、測量體溫、登記信息,提醒進出洗手、掃健康碼。 活動場地盡量安排在空曠、通風的室外;確需在室內組織時,可區分不同項目分散組織,做到有序出入,減少人員聚集;在活動場地內應分散或隔位就坐,注意防護禮儀。 活動結束後,對室內場所要及時開窗通風,清洗打掃活動場地、清洗消毒文體器材。 外出期間嚴防護 長假期間應減少不必要的出行,不紮堆、不聚集,把風險降到最低,春節就能過得安心、過得祥和。 提倡春節期間不串門拜年,建議使用微信、視頻、電話等非接觸方式拜年。 外出時要佩戴口罩,尤其是進入商場、超市、集貿市場等重點場所和密閉場所,以及乘坐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時,應全程佩戴口罩。 如果需要外出就醫,應遵守分級就診原則,選擇就近就醫。提前了解就診流程,熟悉醫院科室布局,減少在醫院停留時間;就醫期間全程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就醫過程中盡量避免直接觸摸門把手、公用簽字筆、掛號機等物體表麵。觸摸後,應及時洗手或用速幹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候診和排隊時保持距離;盡量選擇樓梯步行,若乘坐轎廂電梯,應分散乘梯,避免同梯人過多;注意個人衛生,避免用不清潔的手觸摸口、眼、鼻,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或肘臂遮掩口鼻,就醫返回後立即正確洗手。 公共區域常消毒 節假日期間,要對公共環境區域組織預防性消毒工作。 可遵循“清潔為主、消毒為輔”的原則。對高頻次使用的場所要加強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137 使用空調時,建議開啟空調新風係統強排以增加通風換氣,並定期對空調進行消毒。 對於經常接觸的門把手、窗把手等物品要經常進行表麵消毒。懷疑物體表麵有汙染時,可用250mg/L~500mg/L含氯消毒液或者75%的酒精進行擦拭或噴灑消毒,作用時間10分鍾~30分鍾。消毒到規定時間立即用清水去除殘留。 (來源:健康中國)